民以食為天?
- Mimi
- Nov 28, 2019
- 3 min read
Updated: Dec 6, 2019
我是一個很懶的人。
雖然很喜歡吃,但是對於食物的品質不是很挑,一個人在外租屋的日子從來不曾開伙 ( 即使有廚房 )。去澳洲流浪的日子裡也就是偶爾煎煎牛排、義大利麵再加顆蛋 ( 一個夜市牛排檔的概念 ),但是大部分的時間都是亂吃,什麼罐頭啊泡麵啊只要是三分鐘內能進食的都好!
搬到荷蘭生活以後,一方面是思鄉,再來是荷蘭人比我還不挑,食物之難吃,也不容易買到熟食 ( 沒有路邊攤或是小吃店,更別說是二十四小時的便利商店了 ) 所以我開始鑽研 (?) 食譜,試著做出味蕾記憶中的各式台灣料理。
剛開始學料理的時候,阿基師真的是良伴!網路上找得到各式阿基師偷呷步食譜,我靠著這些食譜滿足了自己的胃,還拐騙了阿斗仔男友和他家人朋友們的胃,畢竟在家就有亞洲料理可以品嘗,不需要花大錢進餐廳好省欸!( 荷式邏輯 )
有點顏色就開起染房的我,不只做家常料理,甚至做起大菜,麻婆豆腐、三杯雞、燉牛肉、紅燒蹄膀;台灣菜不夠還做起日式、韓式、印尼菜、泰式料理,又自己擀麵皮包餃子、刈包、包子,還做過披薩!男友本來是很愛做菜的人,但是在家裡失去了舞台 ( 廚房是我的地盤 ),他便轉戰一些更艱難的領域 - 醃泡菜、磨豆漿... 家裡有各種各樣他的 "實驗器材" ( 醃菜真的是在上化學課 ) 總而言之,我的胃已經很久沒有感受到所謂鄉愁!
剛開始畫畫的時候畫了很多食譜,食譜都是英文,除了自己做紀錄之外,我也讓男友有個可以學做台灣料理的機會 ( 笑 )。我會在這裡跟大家分享我的食譜,希望跟我一樣流浪在異鄉的遊子們也能擁有一個沒有鄉愁的胃。
今天,我們就從大人小孩都愛吃的蝦仁炒飯開始吧。
自從阿丹 ( 男友 ) 在台灣吃過一次鼎泰豐的蝦仁炒飯後簡直日思夜想無法忘懷,於是我認真研究了如何炒出粒粒分明的炒飯 ( 當然使用好的米跟擁有一個萬用大同電鍋是很有幫助的 ),從此以後炒飯就成了我們家餐桌上的常備料理了。
【蝦仁炒飯】
食材:
蝦 - 10 尾 ( 去殼 )
蛋 - 3 顆
隔夜飯 ( 或是電鍋煮飯少加一點水,飯煮乾一點 ) - 2 碗
青蔥 - 2 根 ( 去根部後切細 )
鹽 - 少許 ( 我加大概一茶匙鹽 )
白胡椒粉 - 少許 ( 提味 )
做法:
加一大匙炒菜的橄欖油熱鍋 ( 中大火 )
將去了殼的蝦仁 ( 如果蝦子比較大隻,也可以切段成比較易入口的大小 ) 下鍋快炒,炒至微微焦黃後撈出,放置一旁備用。炒蝦的熱油留在鍋裡。
直接將蛋打入鍋中,用鍋鏟炒散,在蛋黃還沒有完全熟透之前 ( 非常重要 ) 將冷飯倒入鍋中拌炒,如此一來米粒就會飽滿的裹上一層蛋黃,炒出一盤金光閃閃的炒飯!
當蛋跟飯炒勻了之後,將蝦仁倒回鍋中繼續拌炒,開始時米飯還有點濕潤,翻炒的要點是要 "翻",要大片大片的將米飯翻著炒,用鍋鏟背面將飯稍微在鍋底壓平,讓米飯吸收鍋氣,再重複鏟起翻炒。要炒到米飯不黏,粒粒分明,我自己喜歡炒到飯有點焦,微鍋粑的狀態。
最後在起鍋前,把切好的青蔥倒入鍋中拌炒,加點鹽調味,我會撒上大量的白胡椒提味。( 畫龍點睛呀 )
起鍋,盛盤!擺上兩副好看的的餐具後就可以說開動了! ( 荷蘭人會說:Eet smakelijk! 就是 "吃得美味" 的意思,法國人說 Bon appétit,日本人說いただきます,同理!)
以上料理加上備菜的時間不超過半小時,是微懶的煮婦/夫們必學之密技!
希望今天的 Mimi 上菜時間同學們都很享受,你也下廚炒一盤鼎泰豐級的蝦仁炒飯吧。
小記:
我在打這篇文章的時候,阿丹走過來說
:你不能分享這道食譜啦!
:為啥?
:你會被鼎泰豐告你洩漏商業機密。
啊不就很會聊天!( 白眼 )
Comments